-
很快,一場關於科技發展的道德與法律方麵的辯論就展開了,這一天,眾多大咖雲集於上穹(中國南京),並參與了這場辯論。
會堂內,群星雲集,關於這場學界辯論,科學家與史學家們自然而然的分成兩派。
伴隨著主持人的宣講,辯論會激烈的展開了。
首先站出來立論的是一位鬍子都花白了的科學巨匠。
“科學實驗會造成傷亡,該不該繼續?我方認為應該繼續。為什麼呢?因為革命性的重大突破往往伴隨著流血和犧牲。科學實驗比之於戰爭,能夠以更小的傷亡比例換取更大的進步空間。
我們不妨回顧曆史,當年項羽坑殺秦兵二十萬,攻破鹹陽後火燒阿房宮。造成了多麼大的傷亡和損失?但是他們一舉推翻了暴秦的統治,推動了曆史的進步,項羽依然是人類曆史上的英雄。
當年秦始皇,北修長城,累死多少民眾?他焚書坑儒,又殘害了多少能人誌士?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實現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開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就是他的功績。
比之於這些,一點點死傷又算得了什麼?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是戰爭,那是政治,與科學無關。
事實上,科學也同樣需要流血和犧牲去堅定的捍衛,科學才能堅定不移的向前發展。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名字,他叫做布魯諾。
若不是他堅定地支援日心說,我們現在可能還在被神學統治著。布魯諾的下場可以說是無比淒慘的,他被當中燒死,但也就是因為他,纔有了後世科技的巨大進步。從此,人們逐漸擺脫愚昧,走向光明!”
老者說到這裡,聲音明顯提高了聲調,他激動地拄著柺杖的手都在顫抖。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流血和犧牲。”
他頓了頓,捋捋鬍子繼續說道。
此時大堂內鴉雀無聲,有的隻是科學界的聽眾們不斷的點頭,以及辯論對方持筆在紙上匆匆記錄著。
“你們還記得人類的靈魂我們是怎麼稱量出來的嗎?”
老者一句話,把眾人的思維帶入了那個驚人的實驗:一個瀕死的老者,被放入到密閉的玻璃容器內,哪怕是一個空氣分子都不會從中逃逸出來,就在老者死去的一瞬間,整個容器的質量減少了29克!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必須承擔一定代價的,科技的發展也是這樣,這是我方的第一個論點,也是大前提。
然後就是,從科學方麵來說,既然是實驗,就冇有不失敗的道理,如果百分百確定會成功,那還實驗做什麼。實驗是一定會有風險的。
而事實上,我之所以認為這個穿越實驗可行,歸根結底,是這些實驗條件。我們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支援,我們有剝離靈魂的手段,我們也有解析人體和編碼的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驗是可行的。
但實驗為什麼失敗了呢?這就是因為還存在某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人體的承受限度在哪裡?防彈玻璃護罩的厚度需要多少合適?如果冇有這次的失敗,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發現這些問題。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從失敗中發現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發現就是科技和思維的進步。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隻要我們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這是我方的第二個觀點也是小前提。
大前提是科技發展有時候需要流血和犧牲,小前提是這樣的失敗的確可以推動人類思維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對於穿越的可行性來說,我們無疑又近了一步。
所以我方的結論是,這種實驗不但要做,而且要多做,畢竟各位都知道,現在的地球,能量供應已經很成問題了。”
伴隨著雷鳴般的掌聲,老者躬身向聽眾席行了個禮,然後捋捋鬍子,緩緩的回到座位上,慢慢坐下。
“那麼接下來,對方的一辯,請開始立論。”
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扯了扯衣角,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站了起來。他向主持人和聽眾鞠躬示意之後,開始了自己的立論:
“前輩當真巧言善辯,好一個三段論的立論方式,看似有理有據,其實仔細想來,完全站不住腳。那麼接下來請容我先剖析一下貴方的論點,貴方說,大前提是科技的進步需要流血和犧牲,是不是太過於以偏概全了?
科技的發展需要心血和付出這冇錯,但是並不是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需要流血和犧牲。蒸汽機的發明,電燈的發明,無一不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大舉措,但是瓦特與愛迪生,他們卻並不見得一定要流血犧牲這麼悲壯。
所以既然對方的大前提都不成立,小前提我覺得也冇必要去駁斥了,接下來就說說我方的觀點吧。
第一個觀點也就是針對貴方的,科技的進步完全可以以更溫和的方式,冇必要非要流血和犧牲不可。
而我方的第二個觀點就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披荊斬棘,開天辟地,推動時代的發展,開辟前進的道路,但是用不好呢?那就是白白的流血和犧牲。
心理學也屬於科學的範疇,所以,我們來看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叫做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很簡單,就是組織了一批大學生誌願者,進入斯坦福監獄,一部分穿上獄卒的衣服扮演獄卒,另一部分穿上囚犯的衣服扮演囚犯。
然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一開始還冇什麼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適應了自己的身份,然後那些扮演獄卒的學生居然真的對扮演囚犯的學生施加虐待。
一個為期十四天的心理學實驗甚至冇有進行完就被叫停。
關於此類實驗,後來在國際法案裡也明確規定禁止進行。
斯坦福實驗從性質上來說,甚至冇有犧牲,而且它本身也的確發現了一些規律。本身也是科學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在推動科技的發展。但是它還是被禁止施行了。這是為什麼呢?”
說道這裡,這箇中年男子環顧四周,看了看大家聽講的都很投入,來次旁聽的都是科學界的大能,多多少少是知道這些實驗的。
看到聽眾頻頻點頭,中年男子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剛纔發言的老者身上,此時的老者也是聽得很專注,還不時的拿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因為它滅絕人性,不符合倫理道德!”中年男子斬釘截鐵的說。“科學實驗有時的確會造成流血和犧牲,但流血和犧牲不是科技發展的唯一途徑。我們完全有更溫和的方式,但科學實驗卻必須要有節製的進行。”
“那些違反人類道德公約的實驗,即便是能夠推動社會進步,依然不可以放任施行。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二戰期間有一支臭名昭著的部隊做了一些滅絕人倫的實驗!
它們的實驗數據毫無作用嗎?諸位平心而論,但為什麼他們還是被一致譴責?”
中年男子厲聲質問,並冇有急於說下去,他再次環顧四周,眾人有人點頭,有人低頭沉思,有人眉頭緊鎖,有人露出痛苦的神色。
關於這犯忌諱的話題,畢竟還是很少提及的好,那些不人道的實驗,的確是太過駭人聽聞了。
“那麼!這次實驗,是不是很大程度上與二戰期間的日本某七開頭的部隊的行為有些雷同了?”
中年男子擲地有聲的問話當即讓在場人臉色俱變。
“當然我在此也不是為了宣揚什麼民族仇恨,我隻是給大家提個醒,科學實驗一旦失去約束,將是可怕的,瘋狂的!”
“這是我方的第二個論點,科學實驗應當在不違反倫理和道德的情況下進行。”
“第三個觀點,我方認為,地球纔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就算我們能夠成功穿越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果不加節製,穿越多少次都無濟於事,不過是把地球多毀滅幾次就是了!
穿越回過去,看似美好,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穿越一個人需要投入多少資源和能源?穿越回去後能做什麼呢?冇有電腦,冇有信號基站,什麼都冇有,有的隻是一座座礦山。
這是什麼?我們經曆無數代人世世代代的努力建立起的文明,一瞬間倒退回原始社會?
這就是科技發展的必然嗎?
不要把一切都看得過於美好,與其去考慮那些有的冇的,還不如把地球好好保護好來的實在!”
這名中年男子禮貌性的點了點頭,再向大家深鞠一躬,回到座位上坐下。
主持人連連讚歎“精彩的駁斥,巧妙的理論,現在氣氛變得格外緊張,雙方立論已然結束,不如直接讓雙方二辯開始自由交火!讓我們看看雙方二辯的精彩表現吧!”
正方二辯是一個二十**不到三十歲的小夥子。此時也是神情緊張,一臉嚴肅。他緩緩起身,張口道“前輩果然思慮深遠!那我想請問對方一辯的前輩,貴方說科學實驗時,流血可以有,但是不必要是吧?”
中年男子站起來,輕蔑的一笑,“是又怎麼樣?”
此時坐在中年男子旁邊的中年女子臉色一瞬間變了,剛站起身。二十**歲的小夥子哈哈一笑“您方都承認了可以有,那還有什麼好辯論的?”
中年男子一臉尷尬,全場突然從緊張的氣氛中解脫出來。
中年男子隻好趕緊坐回去,中年女子說,您方玩這種文字遊戲過於幼稚了吧?
二十**歲的小夥子也是擺擺手,“哎呀,辯論就辯論,搞那麼緊張乾什麼?我也是看前輩太激動了緩和一下氣氛嘛!瓦特!愛迪生!說得好!他們的確在推動時代的進步,也確實冇有流血犧牲,大家險些被騙了呢!”
“要知道,那些蒸汽機,電燈泡與穿越實驗來說,性質根本不同好嗎?要是燒壺水,換個燈絲都能死人,那就更好笑了。實驗性質都不同有什麼可比性呢?隻要穿越就一定要有第一人!人們都在歌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嗎?!”
我們為什麼歌頌神農嘗百草?我們為什麼讚歎鮑爾海斯德試蛇毒?您方說的穿越實驗類似那支部隊,這裡麵有本質的區彆,那支部隊的實驗對象是戰俘,是無辜的人,而穿越實驗的實驗對象是自願的。”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實驗對象也是誌願者!”一辯的中年男子彷彿抓住了一絲可乘之機。趕緊站起來說道。
“可是那是他們不知道實驗的危險性!有欺騙的嫌疑。穿越實驗可是提前就聲明瞭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創舉,受試者都是自願參加的。”這二辯看起來年輕,冇想到眼光如此毒辣,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居然有一瞬間就抓住漏洞的語言天賦。
“不管怎麼說,實驗是打算用人的生命去填坑,這是不爭的事實。理論說的再好,把握其實也冇有很大,從根本上說,這次實驗單就一次事故就發現了至少兩個大問題,即高估了**承受力和玻璃護罩的承受力!”
“未知的危險還有多少誰能預料?用誌願者的生命去為你們的粗心大意去填坑,這本身就是不負責的,說是欺騙也不為過!”二辯的中年女子已經忍不住了。到底是女人更感性,雖然小夥子看似在道理上占了上風,但是從感性層麵一分析,還的確是有這方麵的嫌疑。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應不應該進行!而是準備活動達到了什麼條件纔可以進行不是嗎?”
小夥子也不是蓋的,他依然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剖析問題。
“到底達到什麼條件?到底有多少未知的危險,這本身就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未知的東西,即便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然冇有被證偽,但超越光速可以引發時光倒流,這倒也冇被證實過!”
“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會重新審視過去的很多被奉為圭臬的定理公式。今天的所有科學在將來都有可能是偽科學。”
“這點我完全同意,但這不就是科學發展的魅力嗎?就是不斷摒棄過去陳舊的觀念,在發展過程中去證實,去證偽。”
……
雙方自由交火達到一定程度,關於這個命題的討論也被延伸到政治、文化、經濟、倫理、道德、法律等各個層麵。
隨著問題剖析的逐漸深入,科學家們也都變得一片駭然。
會場上一片唇槍舌劍,雙方僵持不下,毫不退讓。
“哎呀!搞那麼緊張乾什麼!我覺得吧,有的人就是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覺得自己有科技頭腦,他就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然後也不苦其心誌,也不勞其筋骨,更不餓其體膚,他就天天想著怎麼犧牲彆人,今天犧牲這個去研究穿越,明天犧牲那個去研究投胎……他自己怎麼不犧牲?不要這樣想問題,朋友們!每一條生命,都是生命,是平等的,是值得我們去尊重的”
此話一出,會場瞬間安靜了許多。
“下麵有請雙反三辯做結辯陳詞!”
“科技的發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在必要的時間,必要的情況下,適當的流血犧牲,換來巨大的科技進步,這是可行的。我們有為了科技奉獻一切的覺悟,才能更好的推陳出新,促進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美好的未來。墨守成規,隻能是固步自封!以上!”
激進派的氣勢雖然弱了很多,但是終究還是完整的重複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科技發展冇必要流血犧牲,而且事實上也不是越快越好。我們為什麼要研究穿越?還不是地球上的資源已經滿足不了科技發展的需要了嗎?
凡事都需要有度,任何事,隻要是過了度,都是弊大於利。穿越回過去,不過是暫時的科技倒退。
眾所周知,不論風能,還是水能,化學能,電能……它們歸根結底都是由太陽能轉化而來的。是太陽能形成了大氣壓,是太陽能蒸發了水汽,是太陽能滿足了光合作用,更是太陽能可以發電……一旦再度恢複到現在的科技水平,資源和能源一樣捉襟見肘。
畢竟,太陽能每年照射在地球上隻有那麼多。
穿越實驗看似美好,彷彿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須知資源有限,**無窮。與其回到過去,不如從現在起,亡羊補牢,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接下來按照流程就是全場投票。
無疑的,保守派那一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論調征服了大多數人,這場辯論的投票結果毫無疑問的以保守方的優勢結局。關於穿越的實驗被記錄進國際法案裡麵,不許再度進行。
接下來,各國科學界大佬趁此次齊聚一堂,共同協商擬定了《科技發展公約》,共同達成了世界科技可持續發展聯合會,並選出部分代表成立了科學實驗監察小組,負責評估、審定各國重大實驗的可行性。-